
住建部最新測算顯示,我國家居適老化改造直接市場規模已達3萬億元,帶動智能家居、康復輔具、數字化適老等關聯產業形成超10萬億級市場。業內專家指出,適老化改造正從“政策紅利期”邁向“市場紅利期”,標準化體系建設與專業化服務模式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。
市場潛力巨大 區域差異顯著
截至目前,北京市居家適老化改造已完成148.28萬戶,覆蓋率達42%;中西部縣域市場供給缺口超過60%。四川省已啟動311個鄉鎮試點工程,積極探索城鄉一體化適老服務模式。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,居家適老化改造正在成為改善民生、擴大內需的重要支點。

產業鏈協同發展 科技賦能加速滲透
居家適老化改造正帶動多產業融合發展。智能家居領域滲透率已達23%,康復輔具銷售規模突破2,000億元,數字化適老服務覆蓋2,660個網站和APP。科技賦能正推動“安全防護、智能聯動、康復照護”一體化場景應用,釋放產業新動能。
痛點突出 標準滯后制約發展
行業仍存在供需錯配、標準缺失、服務不規范等問題。護理床、防滑扶手等剛需產品滲透率不足10%,而低端家具庫存高企。部分地區質檢合格率僅68%,家具甲醛超標率達43%。企業資質不一,項目交付合格率不足六成。支付體系上,政府補貼仍為主力,商業保險覆蓋不足3%,智能設備閑置率超過50%。專業人才短缺問題突出,全屋適老設計師缺口超50萬人。

標準引領新格局 專業化服務破局
專家建議,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居家適老化改造標準體系,完善產品設計、施工驗收及服務監管制度,推動企業資質分級和質量追溯體系建設。構建“專業化服務+生態化運營”新模式,將成為提升行業整體水平、培育健康市場生態的重要路徑。
邁向城市新基建 激活銀發經濟
未來,適老化改造將從“家庭工程”升級為“城市新基建”,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體系。預計到2030年,科技適老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,帶動形成以標準引領、科技驅動、生態協同為特征的全齡友好型社會,助力10萬億級銀發經濟蓬勃發展。

結語
居家適老化改造是新時代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。通過標準體系建設、科技創新與服務專業化,我國適老產業正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,為構建宜居、智慧、包容的社會環境提供堅實支撐。